翠华山太乙峰
“翠华山,秦岭的眼睛,终南山的灵魂。”这是作家劳志建、杨广虎合著的《神奇翠华山》一书的点睛之笔。秦岭北麓的翠华山,因“中国地质地貌博物馆”和“终南独秀”而著称于世。
第一次游览翠华山是20多年前,当时对翠华山可谓山情水意皆朦胧,似乎是被它的古老传奇故事所吸引。后来,从事地质工作的我又去了六七次翠华山,冥冥之中好像有了某种割不断的牵念。
地球生养了秦岭,秦岭分娩了终南山,终南山又孕育了翠华山。十三朝古都西安十大旅游景点之一的翠华山,以中国独有、世界罕见的天然地质博物馆为特色,在2001年被命名为首批“国家地质公园”。之后几年,翠华山的科考旅游价值骤升,并在2009年被晋升为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组成部分——翠华山山崩地貌园区,成为世界著名的山崩地裂地质遗迹景观。
翠华山距西安只有20公里左右,自秦王朝起,就被辟为皇家的“上林苑”“御花园”。传说太乙真人曾在此修炼,汉武帝曾在此拜谒太乙神,因而又称“太乙山”。汉唐两代曾在此建过太乙宫和翠微宫,是历代帝王祭祀神仙和游乐避暑之所。
走进依山而建的翠华山地质博物馆,这里通过声、光、电等现代科技手段,容万般秀景于一馆。可在此了解翠华山独特的山崩景观和以山崩景观为依托的动植物、天气、水文、历史等内容,堪称是一座微缩的山崩博物馆,让神秘的翠华山更加令人心驰神往。
神奇秀美的翠华山,沉默雄浑,奇峰环绕,峭壁耸立,怪石嶙峋,山色苍翠,风姿绰约。清明如镜的天池,又名水湫池、太乙池、龙移湫或翠华湖等,面向高远碧蓝的天空,躺卧着碧波粼粼,群峰倒映,纤尘不染。
神奇的翠华山,其幽、奇、险、奥的独特地理地貌是怎样形成的呢?据专家推测,翠华山山崩地质景观,是在公元前780年发生的一次大地震的山崩地裂中形成的。这是依据《国语·周语》中:“周幽王二年,西周三川皆震”“是岁也,三川竭,岐山崩”等史料记载推定的一种定性分析。还有《诗经》里,对公元前780年的陕西大地震“烨烨震电,不宁不令。百川沸腾,山冢崒崩”的16字描述,生动形象却又令人胆颤心悸。
另一种观点认为,翠华山地貌是由冰川作用造成的,称为“砾石地貌”。有关专家学者通过实地取样,进行碳-14测样试验证明,翠华山山崩地质遗迹是由多次崩塌活动形成的,大致可分为三期:一期形成的是水湫池堰塞坝,大约在公元前11000年~公元前10920年;二期崩塌山崩主景区崩塌形成于公元前370年~公元前310年稍后一些;三期崩塌前导景区崩塌主要是公元60年~公元100年。而地震是几次崩塌发生的直接诱因。
久远的年代,造就了翠华山山崩地貌的奇特和自然风光的美丽。山崩地裂这种重大自然灾害,使得翠华山原有自然资源进行了一次凤凰涅槃般的升华,鬼斧神工地形成了全新的、独特的、飞跃式的资源更新。
翠华山是国内外学者进行混合岩化作用研究的天然实验室。秦岭北麓大断层从翠华山北侧通过,该断层目前仍在活动。这里的山崩地质作用形成的一系列山崩地质景观,如山崩悬崖景观、山崩石海景观、山崩地堆砌洞穴景观、山崩堰塞湖景观、山崩瀑流景观及山崩形成的各种造型奇石景观等,在研究秦岭和关中平原形成历史及山崩地质作用类型上,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。
在我国众多地质遗迹中,翠华山堪称是独具特色的山崩地质、科普教育、科研基地和旅游胜地,对中外学者及游客颇具诱惑力。奇石、奇洞、奇水、奇湖、奇山、奇峰形成的奇景奇貌的翠华山,是我心中永远读不完的一部天然奇书。
翠华山山体崩塌石块堵塞形成的堰塞湖,除了最有名的天池(水湫池),还有虽神似但各有千秋的甘湫池和大坪两处。水湫池、甘湫池、大坪3个崩区情同手足,独具特色,自成体系。山崩形成的残峰断崖,如刀削过的临空面,光滑陡峭,尖角突出,傲然耸立,直指苍穹,气势不凡。在山崩石堆中,巨石相互叠置、高低错落堆砌的奇异石海令人惊叹。还有“冷气森森坎宫去,寒风嗖嗖巽位来”的风洞,“千载寒冻三九地,四季冰封六月天”的冰洞,惊险奇异的蝙蝠洞,幽古神奇的天洞等奇景殊境。这些山崩地质遗迹和地貌类型保存齐全完好,令人震撼。目前,翠华山山崩遗迹区有科教观测点13个,地质保护点195个,科普教学点数不胜数。翠华山独特的山崩景观,概而言之:“山崩称奇,巨石花开,千仞之中尽颜色。”
伫立在云蒸霞蔚的“秦岭明珠”天池岸边,观山看水,只见山映水中,水映山色,碧峰绿水,相映成湖光山色的辉煌景致;奇石异洞,清幽雅静,光怪陆离,恍若仙境,引人入胜。翠华山,因天池的浸润而钟灵毓秀;天池,因翠华山的涵养而丰盈清丽。
据悉,翠华山旅游资源优势凸现在3方面:一是山崩奇观雄天下。奇石嶙峋的世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旅游资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;二是自然资源显而易见。翠华山雄踞终南山之中心,群山连绵,万仞挺立,青翠而不失雄伟,陡峭而不失秀丽,是自然风景区中难得的胜地;三是翠华山文化底蕴深厚。从古至今名人佳话层出不穷,又有无数的神话传说和宗教遗迹点缀其中,使自然景色与历史文化相得益彰。翠华山虽不及喜马拉雅之高挺、中华五岳之巍峨、四大佛教圣地之古色古香,但集黄山的险秀、天山的俊逸、武夷山的绵延、张家界的清丽于一身,而其山崩奇观资源,无疑又独领风骚。
翠华山还有另一处胜景——翳芳湲生态自然风景区,这里被称为“陕西的九寨沟”,有九天飞瀑、天宫双峙、千尺百潭、将军挡关、鸳鸯出浴、三鹰护崖、玉女仙戏、南天红叶等八大仙境。这些名称磁石般地吸引着人们去亲睹其风姿丽容。
依依不舍地走出翠华山时,我曾回头端详山门口巍峨的仿明清牌楼上高挂的金字牌匾,有著名作家贾平凹题写的“翠华山”,其笔法古朴厚重雄浑,字字似有万钧之重。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诗人王维的诗《终南山》:“太乙近天都,连山到海隅。白云回望合,青霭入看无。分野中峰变,阴晴众壑殊。欲投人处宿,隔水问樵夫。”从诗词中,我再次领略和品味了翠华山领秀终南的独特气质和不朽的神韵。
(田建国 陕西地矿集团有限公司西探地质装备有限公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