溪螺的生长环境特殊,一般生活在纵横交错的山坑溪流中。清澈、干净的水质,才会孕育出大自然的原始野味。
我高中毕业离开家乡后,就再也没有品尝过溪螺汤,心里一直念念不忘那甘甜的滋味。终于在一个假期,我邀约了几位老同学去寻找藏在溪涧里的溪螺。我们的目的地是福建漳平灵地乡偏远的灶角自然村。去往灶角自然村的小路蜿蜒崎岖,恰逢梧桐花开,一路上花香阵阵飘来。布谷鸟的欢啼、响亮的蛙声、沙沙的树叶声,这一切组成了大自然合奏曲。路上还偶遇了几只刚出生的羔羊,它们学步的模样憨态可掬。
在路口拐角间,我们惊喜地看到了汩汩的泉水,从白云缭绕的山巅奔流而下,颇为壮观。溪流两岸屋舍俨然,溪水低吟浅唱,我们惊喜地奔向溪流。溪水清澈见底,温度适宜,水浅礁石裸露,正是捡拾溪螺的好时机。我们纷纷拿着水桶,挽起裤脚,开始捡拾溪螺。溪螺吸附在石缝或石块上,以石头上的微生物和小型藻类等水生植物为食。有的单个,有的成片,伸手在进水里一抹,溪螺就脱离石面。
那一刻,我的记忆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。那时候,没有琳琅满目的零食可挑选和食用,溪螺以其独特的鲜味与口感,成了孩子们争抢的美食。每当溪螺煮熟后,我们经常抓一把揣在裤兜里,走路或者玩耍时,拿出来“吸溜”一下。在物质贫乏的年代,螺肉称得上是人间美味。任时光荏苒,如今,它的滋味依然让我难以忘怀。
我们新捡的溪螺在桶里蠕动攀爬着,大家扯片芭蕉叶盖在头上,脸上都洋溢着开心快乐的笑。同行的一位友人说,感谢这次捡拾溪螺的活动,不仅让大家回味了童年的美好时光,也亲眼看到了小山村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,我们每个人都是绿水青山的见证者。
(郑丽婷 福建省龙岩市不动产登记中心)
主办 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 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西路28号 京ICP备13053331号 联系电话:010-63881709